近日,以色列球星、曾效力于中超广州富力的前锋埃兰·扎哈维在接受外媒采访时,对中国球员的职业态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引发国内足坛热议。这位曾两度荣膺中超金靴的射手直言:"中国球员缺乏对足球的纯粹热爱,太多人把踢球仅仅当作赚钱工具。"
一针见血的职业素养批评
扎哈维特别指出:"训练结束后,我经常看到本土球员第一个离开基地,而外援们会主动加练任意球和射门。"他回忆2019年某次赛前训练,当教练要求加练战术跑位时,竟有球员公开抱怨"练太多会影响比赛状态"。
"在欧洲,25岁球员会为进入国家队拼命,但这里28岁的球员就觉得自己'老了'。这种心态差异直接反映在比赛强度上。"
青训体系暴露深层问题
这位36岁老将把问题根源指向青训:"年轻球员过早接触高薪,却没人教他们什么是职业精神。我见过U23球员因为续约年薪'只有'200万就消极训练。"他举例某次预备队比赛,当对方获得点球时,竟有防守球员站在原地"目送"进球。
- 训练强度对比:外援平均每周加练6小时,本土球员不足1小时
- 职业生涯规划:85%受访本土球员从未系统学习过运动营养学
- 比赛数据:中超本土球员场均跑动距离比日韩联赛少1.2公里
改革阵痛中的希望曙光
不过扎哈维也肯定了近年变化:"足协限薪令是正确方向,现在年轻球员开始主动找我加练了。"他特别提到浙江队的程进、成都蓉城的木塔力甫等新生代:"这些孩子证明只要态度端正,中国球员完全可以达到亚洲一流水平。"
随着中超逐步回归理性发展,或许扎哈维这番逆耳忠言,能成为中国足球触底反弹的契机。但改变需要时间,更需要从青训教练到俱乐部管理层的系统性改革。
2025-06-22 2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