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伤病的困扰。男子方面,中国短跑的“扛把子”人物苏炳添,由于感染新冠后身体未得到彻底恢复,无法正常训练,已宣布取消今年的所有比赛;另一个代表人物谢震业,在美国训练归国后,受伤病影响状态不佳,没能通过布达佩斯世锦赛的达标线。女子方面,最有希望达标的葛曼棋,也因为有伤在身最终未能如愿。

二、后备力量不足。男子方面,目前中国男子100米、200米主要还是依靠苏炳添和谢震业两位老将苦苦支撑。年轻选手中最有希望接班的陈冠锋,自从2021年跑出10.06秒的个人PB以后,近两年的成绩一直在10.20秒左右徘徊,已经被同年龄段的多名日本选手超越,且差距在不断拉大;女子方面,后备力量更差,近几年几乎没有涌现出什么新人。在今年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32岁的老将韦永丽获得冠军就说明了一切。

三、赛事过于频繁。由于受三年疫情的影响,各种比赛的节奏被完全打乱,大运会、亚运会、亚洲田径锦标赛、世界田径锦标赛等都集中到今年5至9月份进行,使队员们频频应于参赛,身体不能得到充分地休息和放松,影响了水平的发挥。

四、缺乏科学的训练、选才机制。这这一点才是最根本的原因。中国田径无论是在训练还是在选才方面均存在不少欠缺。由于训练方法不够科学,致使运动员经常受伤,运动寿命大大减短,让很多天赋异禀的年轻运动员,在运动的黄金期不得不因为伤病而遗憾退役。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著名的110米跨栏运动员刘翔因伤病提前退役;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的选拔人才机制,使我们曾经的一些优势项目全面落后。如男子跳高,目前国内能跳过2.30米的人好像已经没有了,就是有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凤毛麟角。还有男子110米栏,刘翔退役以后就无人能在世界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甚至还被日本选手远远甩在后面。在00后110米栏选手中,中国运动员最好成绩为13.25秒,日本队员的最好成绩为13.04秒,相差0.21秒。我们是不是被远远甩在后边?

不管怎么说,也不管高兴不高兴,愿意不愿意,明天世界田径赛就要如期举行了。虽然没有短跑运动员参加比赛感到遗憾,但还是要衷心地希望中国运动员能努力拼搏,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既定目标。

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师友们批评指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25-11-01 0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