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玫瑰绽放世界舞台
在刚刚结束的FIBA女篮亚洲杯上,来自广东的黄思静用一记关键三分锁定胜局,这位身高1米92的佛山姑娘赛后激动地说:"这块奖牌有家乡父老的功劳!"事实上,这已是本届赛事第三位站上领奖台的广东籍运动员。
【人物特写】东莞制造的"得分机器"
28岁的李月汝从东莞体校走向WNBA,她的启蒙教练陈冬梅回忆:"这丫头15岁就能在水泥地上练到膝盖渗血。"如今她在芝加哥天空队场均能抢下7.3个篮板,美国解说员常把"Dongguan"念得字正腔圆。
翻开广东女篮青训档案会发现惊人数据:近五年输送国字号球员23人,其中深圳二线队独创的"午间特训"模式——利用午休时间加练300次投篮,已成为国家青年队标配。广州体育学院教授王立新指出:"岭南球员特有的灵活性和吃苦精神,正重新定义中国女篮技术风格。"
球员姓名 | 籍贯 | 现效力球队 | 场均得分 |
---|---|---|---|
杨力维 | 广州 | 内蒙古农信 | 12.8 |
迪拉娜 | 韶关 | 新疆体彩 | 9.4 |
"每次训练完看到球馆墙上'敢为人先'的标语,就觉得还能再跑两组折返跑。"——WCBA新秀张茹(湛江籍)接受《南方体育》采访时说道。
青训密码:大排档里的篮球梦
在东莞常平镇的夜市大排档,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老板娘在翻炒牛河的空隙,对着手机里女儿的比赛直播喊"走位啊!"。这里的篮球氛围孕育出独特培养模式,镇级联赛的冠军奖金能高达50万,许多苗子从"宵夜档拉拉队"成长为职业选手。
随着广东三支WCBA球队建立人才输送通道,越来越多"靓女"选择走上职业道路。正如省体育局局长崔剑所说:"这些姑娘们用篮球讲述着新时代的岭南故事。"
2025-06-11 17: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