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卡塔尔世界杯的热度持续升温,全国多地商场纷纷推出以"世界杯"为主题的营销活动。然而,这股借势营销的狂欢背后,却暗藏着巨大的侵权风险。
一、商场世界杯营销乱象
走访多个城市的商业综合体发现,不少商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世界杯官方标志、吉祥物形象等元素。某商场甚至搭建了仿制的"大力神杯"雕塑,并举办"世界杯主题嘉年华"活动,吸引消费者拍照打卡。
"我们只是借世界杯的热度搞促销,又不是卖假冒球衣,应该不构成侵权吧?"某商场企划部负责人如是说。
二、国际足联的维权行动
国际足联(FIFA)中国区法务代表表示,世界杯相关标识、名称均已在华注册版权。近期已向12个城市的23家商场发出律师函,要求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据悉,单次侵权最高可面临50万元的罚款。
- 典型案例:上海某商场因使用"2022世界杯"字样被索赔28万元
- 深圳一购物中心因仿制吉祥物拉伊卜遭行政处罚
三、合法营销的正确姿势
知识产权律师建议,商场若想蹭世界杯热度,可通过以下方式规避风险:
- 使用"足球盛宴"等非专有名词
- 采用球队国旗等非版权元素
- 购买官方授权的纪念品进行展示
专家提醒,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企业营销必须增强法律意识。与其冒险侵权,不如创新营销方式,既能避免法律纠纷,又能体现品牌的专业度。
结语:世界杯营销是把双刃剑,商场在追求流量的同时,更要守住法律底线。只有合规运营,才能实现品牌与消费者的双赢。
2025-05-28 03: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