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波,这位在羽毛球界堪称传奇的人物,无论是作为运动员还是教练,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年轻时的他,被誉为问题少年,却凭着坚韧与努力,一步步成长为国家级人才。他不仅在赛场上取得辉煌战绩,还将中国羽毛球队带向巅峰。然而,让人意外的是,他在事业最巅峰时,却选择了远离国羽,去国外种起了榴莲。李永波究竟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李永波自小生于辽宁大连,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武术、舞蹈、短跑样样精通,运动细胞极佳,但这并没有让他的羽毛球之路一帆风顺。1974年,年仅12岁的他被父母送进辽宁省羽毛球队集训,却因初入队时体格瘦小、实力不足,再加上思乡心切,表现平平,甚至一度被教练劝退。回到家中,李永波并未放弃,他与哥哥在自家门口搭起简易羽毛球场,每天白天练,晚上练,球技迅速提升。三年后,他以出色表现重返辽宁省队,赢得全国甲级联赛冠军。
1979年底,他被调入国家青年队集训,却因性格傲慢被遣返。经过反思与改进,李永波在19岁时凭全国单、双打冠军的荣誉,终于得到国家队邀请。作为职业球员,他与田秉毅组成默契的双打组合,多次为国家夺得冠亚军,外界称他们为羽毛球界的“双子星”。
展开全文
1992年,李永波退役,转型为教练,开始了更为辉煌的职业生涯。那时国羽正处于低谷,女双虽有成绩,但整体实力不强。李永波出任副总教练后,以严格训练和奖金分配激励球员,将国羽带上了新的高峰。他提出要培养100位世界冠军,最终培育出92位,包括林丹、谌龙、张宁等一众顶尖球员。
然而,2017年,55岁的李永波宣布卸任国羽教练,离开时距离“100位冠军”的目标还差8个。这一决定震惊了羽毛球界,而他选择的去处,更令人意想不到——马来西亚的榴莲园。与他一同前往的,是曾在国家队相识、原体操队员谢颖。二人携手在荒地上开垦土地,向当地农民学习榴莲种植技术,并逐步将榴莲销往国内外,生意兴旺。
李永波为何会在事业巅峰选择“临阵退场”?原来,他长期严格执教、雷厉风行的风格,使他与球员、同事间的摩擦累积,再加上多年辛苦劳累,让他萌生了退意。同时,一次品尝“猫山王”榴莲的经历,让他被其独特口感吸引,从而萌生种植兴趣。如今,63岁的李永波不仅在榴莲事业上持续努力,还开设羽毛球俱乐部,培养新一代球员,羽毛球与榴莲成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
从赛场上的冠军到教练的传奇,再到榴莲园里的创业者,李永波用热爱与执着谱写了自己的人生,也证明了人生可以有无限可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