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拳击源于漫画家恩奇·毕拉在1992年发表的作品《尼可波勒三部曲》之第三部曲《寒冷赤道》。伊皮·华比殊把这个构想付诸了实现,并以小丑伊皮的名字亲自参赛[5]。伊皮认为书中设计的拳击赛完成后的棋赛不太实际,将其改为一局拳赛和一段棋赛交替进行。

其后,该项运动由世界国际象棋拳击联合会接手管理,其口号为﹕“战斗在擂台上进行,战争在棋盘上进行”(Fighting is done in the ring and wars are waged on the board)。2003年,首届的世界锦标赛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并由该项运动的创办人华比殊赢得冠军。2005年10月1日,举行第一届的欧洲国际象棋拳击锦标赛由德国柏林主办,保加利亚棋手击败东道主代表,摘下金牌。

2006年4月21日,400名观众在科隆自费入场观看比赛。赛事最终由Frank凭他在国际象棋与拳击赛表现出众下,逼使对手在第七局时放弃作赛。2008年4月,世界国际象棋联合会的主席伊律诺夫在其出生地埃利斯塔参与一场国际象棋拳击赛,并把其过程上传至互联网[6]。同时,英国拳手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的国际象棋拳击俱乐部。同年7月,年仅19岁的俄罗斯学生在第五局棋赛败击对手,使对方提早比赛,赢得第二届世界锦标赛的冠军[7][8]。

2009年11月28日,在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举行的重量级世界锦标赛决赛吸引了2000人入场观场。最终,17岁的卡凡在棋局上反胜比他年长5岁的史沙咸,成为这次锦标赛的盟主[9]。

2025-11-02 08:57:26